close

? 博客來,博客來網路書店:博客來書籍館>?不是哈佛人也能偷學的8個關鍵特質

 

商品網址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ml27898/products/0010570038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 ?



  不是哈佛人也能偷學的8個關鍵特質

  行動讓你改變際遇;心態讓你扭轉命運。
  本書毫不藏私地公開哈佛人的成功人生關鍵秘訣。


  你上班時用的windows作業系統,
  空閒時滑來滑去玩的Facebook,
  好巧,
  這是兩名哈佛中輟生毅然決然一搏的時代成就。

  企業管理專業顧問
  林均偉◎著

  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,
  已當選的歐巴馬是哈佛法學院畢業,
  而競爭對手羅姆尼也是哈佛商學院出身,
  這麼巧,
  難道是哈佛大學派出的種子隊?

  哈佛如你所想,俯拾皆是人才。
  但令人欣羨的人生並沒有絕對的偶然,更沒有絕對的必然,
  有的只是:他們都滿足達成夢想的8種關鍵心態。

  哈佛大學成為世界各國莘莘學子心目中的學術聖地,有著非常充分的理由。

  至今已有7位美國總統畢業於哈佛大學,且多達了40位教授榮獲諾貝爾獎,另有多達30位以上校友曾獲得普利茲新聞獎的榮譽,更不用說擁有超過數十家跨國公司的總裁。

  此外,201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歐巴馬(Barack Hussein Obama II,已成功連任),也曾先後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法學院;他的競爭對手,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米特.羅姆尼(Willard Mitt Romney)也同樣畢業於哈佛大學商學院。

  哈佛當然如你我所知的培養了無數著名的學術創始人、文學家、思想家等。這裡畢業的學生,在世界各地的企業界都受到相當歡迎,校友均有其相當不錯的社會地位及權力,在財富方面也自然就十分雄厚,因此每年哈佛大學所獲得的學術研究經費,均高達幾兆幾千億美元,由此可知,哈佛校友的經濟實力與人際關係網的力量可見一斑。

  為什麼哈佛有這麼多成功人士?

  本書從八個方面分別闡述了由哈佛校訓引導出的哈佛理念、哈佛精神,如獨立思考、創新能力、擁有夢想、回饋意識與社會責任等等。其中每個主題又分別以不同方面加以論述,在編寫上闡述以發生在哈佛人身上真實、通俗的事例,重點說明其能輔助讀者達成夢想與目標的關鍵特質。

  哈佛著名的輟學生

  ★比爾.蓋茲(William Henry 'Bill' Gates III),哈佛校史上「最著名的輟學生」。

  據悉,哈佛的學生報《哈佛深紅報》(The Harvard Crimson)將比爾.蓋茨稱為「最成功的輟學生」。他在一九七三年進入哈佛大學,兩年後輟學,之後與比他高兩個年級的保羅艾倫(Paul Allen)一同創辦了微軟公司,在《富比士》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,他連續十三年蟬聯世界首富;二00八年正式退出微軟,並五百八十億美元的個人財產全數捐給基金會;二00九年再以四百億億美元資產重登榜首。

  比爾.蓋茲在哈佛大學二00七年的畢業典禮上被授予榮譽博士學位,哈佛校史上「最著名的輟學生」在輟學創業三十二年之後,終於「正式畢業」。

  ★馬克.祖克柏(Mark Elliot Zuckerberg),有潛力成為「下一個賈伯斯」。

  二00四年,臉書創辦人馬克.祖克柏決定從哈佛退學,全職運營網站。他後來回憶道,他從哈佛輟學是受了比爾.蓋茲的影響,因為蓋茲有一次在哈佛演講時說道:「如果微軟失敗,我會重返哈佛。」

  哈佛資訊科學系教授馬蘭(David Malan)並誇讚,祖克柏跟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(Steve Jobs)、前微軟執行長蓋茲一樣,都算是百年難得一見、舉世聞名的科技巨星。賈伯斯辭世時,美媒預測祖克柏有潛力成為引領科技風潮的「下一個賈伯斯」。

  據《美聯社》報導,祖克柏大二時創立校園社交平台「臉書」時,哈佛校方也正在建立大學師生網路名冊。而祖克柏當時批評校方花費數年時間架設網站「愚蠢至極」,還說:「給我一個禮拜,我可以做得比他們更好。」

  ★麥特.戴蒙(Matt Damon),以奧斯卡金像獎《心靈捕手》聞名全球的影星。

  麥特.戴蒙在一九八八年進入哈佛大學,在大二時請假拍攝電影《旭日東昇》(Rising Son),這是專門在電視上播放的電影。戴蒙在大三和大四時也經常外出拍戲,一直沒有修夠畢業所需要的學分數,在學分未修滿的情況下肄業前往洛杉磯發展。

  戴蒙在接受《哈佛深紅報》採訪時回憶到:「實際上,當時我經常準備回去,我幾乎讀完最後幾個學期,但還是被迫離開了」。

  戴蒙與好友,同時也是演員的班.艾佛列克(Ben Affleck)因為撰寫了電影《心靈捕手》(Good Will Hunting)劇本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與金球獎的最佳原著劇本獎,而他本人也因同一部電影而獲得最佳男主角獎的入圍提名。

  哈佛部分亞洲校友
  ▲馬友友:美籍華裔大提琴演奏家。
  ▲劉軒:臺灣知名DJ,名作家劉墉之子。
  ▲趙小蘭:美國第二十四任勞工部長、美國內閣第一位亞裔婦女。
  ▲胡剛複:中國物理學家。
  ▲竺可楨:中國地學家。
  ▲胡先驌:中國生物學家。
  ▲陳寅恪:中國現代歷史學家,古典文學研究家,語言學家。
  ▲梁實秋:中國散文家,文學批評家,翻譯家。
  ▲梁思成:中國建築史學家,建築師,教育家。
  ▲趙元任:中國語言學家,漢語言學之父。
  ▲丁祟吉:留美,回國後曾任職大沽砲臺,後曾任記者,亦曾任江海關代理副稅務司。
  ▲王良登:留美,回國後曾任駐古巴總領事。
  ▲皇太子妃雅子(Princess Masako):日本王妃、前外交官。
  ▲曾蔭權:前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。
  ▲林滿紅:台灣歷史學家。
  ▲張光直:台灣人類學家。
  ▲呂秀蓮:中華民國第十、十一任副總統,台灣首位女副總統,女權運動先驅。
  ▲林義雄: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員。
  ▲黃偉哲:中華民國立法委員。
  ▲賴清德:現任台南市長。
  ▲李應元:中華民國前行政院秘書長。
  ▲吳乃仁:前台灣糖業公司董事長。
  ▲許達然:台灣歷史學家、作家。
  ▲張介英:年代新聞臺與東風衛視主播,暢銷作家,TOEIC滿分與IELTS紀錄保持人。
  ▲馬英九:中華民國第十二、十三任總統。
  ▲林清澤:臺灣影像醫學教授。
  ▲林書豪:NBA休士頓火箭隊台裔美籍籃球員控球後衛。
  ▲賴英照:前任中華民國司法院長。
  ▲陳長文: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會長。
  ▲吳志揚:現任台灣桃園縣長。

  哈佛錄取標準是?

  哈佛大學這座具有三百七十多年歷史的世界名校,承載了多少莘莘學子的歡笑與淚水,因而多數人都關心這樣的事——究竟有什麼特質的人才能被哈佛錄取呢?

  哈佛大學的招生簡章中有這樣一段話:「哈佛招生沒有公式可言,高中學業非常重要,且招生委員會還會考慮許多其他標準,例如社區服務、領導才能、課外活動和工作經驗,招生委員會不設任何限定。我們信賴中學教師、學校輔導員、校長和校友所提供的關於考生的傑出品德、戰勝逆境的能力以及其他個性人格的證明,這些都會影響招生委員會的決定。」

  曾擔任十年哈佛大學校長的尼爾.陸登庭(Neil Rudenstine)教授表示:「想成為一名哈佛學生,不只是學習要好,還要看他是否具有創造性。只有知識是遠遠不夠的,具有創新精神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是一流學生必備的素質,除了關心自身專業的領域,還要看他是否關心其他領域,有沒有廣泛的興趣。」

  也就是說,成績好並不是被哈佛錄取的唯一標準,哈佛大學在招生時會特別注重學生是否具有特長和潛質。如果具有創造與發展的潛力,那麼成績不佳的偏才也可能被錄取。

  聰明並非是成功的唯一要件

 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先來看看這個例子:

  悲劇性的天才人物,威廉.席德斯(William James Sidis)十九世紀末在紐約出生。他擁有極高的數學和語言天賦,其智商估計達兩百五十至三百,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數值。

  席德斯在六個月時,就學會了二十六個字母;一歲半能看紐約時報;三歲時他開始對高等數學感興趣;四歲時已精通法文;八歲時他從高中畢業,已能流利地使用德語、拉丁語、希臘語、法語、俄羅斯語、希伯來語、土耳其語和亞美尼亞語。

  九歲在哈佛大學舉辦四維空間的講座,因而很早就已出名。席德斯很可能是人類有記錄以來的智力巔峰,但他與社會格格不入。成年後,他竭力避免接觸數學,並透過各種化名進行寫作,據說他後來一共懂得二百種語言,並能在一天之內學會一門外語,且能互相翻譯。晚年後,他的行為變得古怪,最終慢慢淡出了公眾的視野,他毅然放棄學術,選擇了體力勞動,當了一名印刷廠工人並以收集車票為嗜好。最終於四十六歲時因腦中風死於波士頓一間租來的房間裡。

  儘管席德斯年幼時展現出神童的威力,成年之後,卻沒有常人期待的成就。雖令人惋惜,卻也是能夠理解的事實。這也驗證了天才或神童不過是一個「過程」,階段性的成功並不能保證永遠的成就。

  聰明,或許是成功的因素,但並不是成功的條件。哈佛是社會菁英寶地,不是因為哈佛人天生就是菁英,而是因為他們的視野更高,志向更遠,付出的更多。

  擁有獨立思考與解決事情的能力

  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目前這個社會最欠缺的能力,人們總是人云亦云,容易受媒體操控。那些從電視上看到的、報紙上看到的資訊都是單方面「餵養」給視聽者的情報,並非全然是真相,所謂的「媒體亂象」的稱謂也經常等同於「社會亂源」。

 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接受天下雜誌訪問時,也表示當他在哈佛及麻省理工學院都學到了兩種重要的能力,一是懂得並養成如何學習,二是獨立思考的習慣和方法。

  他更說明:「方法是要有紀律、有系統、有計劃。系統是指一套一套的學問,並不是今天看一點小說,明天看一點歷史,後天看一點藝術,這是隨興、沒有系統的學習,效果很低。至於有紀律,就是每天看。獨立思考要有知識基礎。基礎則是隨著終身學習慢慢建立起來,累積思考的材料。對所有的書籍、資料,也要發展『合理的懷疑』,因為沒有一個人講的話是完全對的,所謂「盡信書不如無書」,我們必須保持獨立思考、自行研判的清醒。」

  也因此,在資訊如此爆炸的年代,如不能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,那就容易隨聲附和,盲從跟隨,甚至隨之渲染起舞。雖然世間事的是非曲直,自有公論;但是現在的世人,還是人云亦云的居多,這就是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造成的。

  跟優秀的人學習,才能更優秀

  根據《動腦雜誌》的報導指出,許多老闆不敢雇用比自己優秀的人才,但是一個公司的偉大,應該是取決於其擁有多少優秀的人才。

  奧美廣告(Ogilvy & Mather)的創辦人大衛奧格威(David MacKenzie Ogilvy)曾說:「雇用比你優秀的人,我們才會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。雇用比你弱小的人,我們就會變成侏儒公司。」也就是說,優秀人才會像磁鐵一樣,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參與,形成正向循環,進而改變團體的氣氛。

  話雖如此,但是實際上確有很多主管不願意僱用比自己有才能的人才,因為怕他們爬到自己頭上,也擔心控制不了他們,怕他們搶了自己的位置。如果每個管理者都這樣思考,那麼管理者也就很快會變成該組織的一道矮牆,即便才能不夠優秀,但因為沒有找到挑戰者超越,所以在公司裡,低位階的人能力都比高位階的人來的低,最後這家公司將無可用之人,組織的發展也就僅只於此了,不可能再有太多的突破。

  曾聽過某位外商公司的主管在甄選員工時,對面試者說了兩句話,一是:「我在甄選自己未來的主管」,二是:「現在我是你的主管,但未來,你也有可能會成為我的主管」(後來該位應徵者,果真成為了該公司的總經理)。不知道有多少主管能說出這樣大器的話,因為要能說出這樣的宣示,不但需要有自知之明,還要擁有十足的自信,這同樣也是多數亞洲人較缺乏的特質。

  當你遇見那些資質優秀的人才,便能從這些有深度的人身上學習到某些讓你成長的事物,造成彼此思考上的碰撞,這樣的「身教」贏過所有的「紙上」訓練。當我們領略過這些資質優秀的人才們,擁有了跟這些人合作的經驗,必然可以感受到無論是心靈或是智慧明顯提升的感覺。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,古訓並非沒有道理。

  Eight Critical Values of Harvard
  不是哈佛人也能有效運用的夢想成真關鍵

  我知道我喜歡什麼、想要什麼,所以我很努力。--第83屆奧斯卡影后 娜塔莉.波曼(Natalie Portman)

  這個世界不會在乎你的自尊,這個世界期望你先做出成績,再去強調自己的感受。--前微軟董事長 比爾.蓋茲(William Henry 'Bill' Gates III)
?
  當沒有人相信你時,要相信你自己。--NBA籃球選手 林書豪(Jeremy Lin)

  記住,從別被問題的複雜打敗,要主動起而行動,
  那麼這會是你生命中又一次的偉大經驗。


作者簡介

企業管理專業顧問 林均偉

 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畢業。現任勞工就業職能訓練教育資深講師。專注於企業管理諮商、職場教育、組織發展與菁英人才管理、服務與團隊整合的相關訓練工作。近年來,並經常受邀至各社區大學開班授課。著作有:《吃飯前最好摸清楚的飯局潛規則》







博客來網路書店網站網址





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ml27898


 博客來,博客來網路書店,博客來網路書局,博客來e-coupon

2013,博客來書店,1i6博客來網路書店,博客來網路書店歡迎您,博客來書局,博客來售票網,博客來折價券2013,books 博客來網路書店





本站圖文皆引用自博客來,圖文所有權皆為原所有權人所有,引用人與博客來有合作關係!

商品訊息簡述: ?



抓住機會不如創造機會

當亞歷山大大帝獲得勝利之後,有人問他:「你是不是抓到了機會才進攻的?」他聽了後,便大怒喊道:「機會是要我們自己去創造的!」

愚者錯失機會,智者善於抓住機會,而成功者善於自己「創造」機會。每天在家等待機遇降臨的人,只能得到嘆息;而善於觀察機遇、創造出機會的人,才能親手達到成就。

等待無效,先親手創造機會吧

很多人都會這樣想,機會究竟要怎麼尋找?又怎麼來得及抓住?當然這個道理很簡單,有機會時我們極力抓住,沒有機會?那我們就要自己製造機遇。

就猶如商機往往存在於市場之中,但它不會主動提醒人們這就是機會,而是要人們去發現,甚至需要自己去找出機會。

在大多數人的心中,比爾?蓋茲當年從哈佛輟學,創辦微軟公司,是一個經典的神話,但這個神話也使得無數後人在為自己創業時缺乏機會而尋找藉口。但是事實上,蓋茲本人在創業之初也是自己創造機會,並非坐等機會的到來。

臉書的創辦人馬克?祖克柏(Mark Elliot Zuckerberg)同樣如此,Facebook是由他與哈佛大學的同窗達斯汀?莫斯科維茲、愛德華多?薩維林、克里斯?休斯四人於二○○四年共同創立的。

在祖克柏高中時,他曾創作了名為Synapse Media Player的音樂程式,並藉由人工智慧來紀錄、學習使用者聽音樂的習慣,之後被電腦雜誌(PC Magazine)評價為三顆星。

微軟與美國線上(American Online)當時就已經想招攬並訓練祖克柏,不過他仍選擇於二○○二年九月進入哈佛大學。二年級時他開發出名為Course Match的程式,這是一個依據學生的其他選課邏輯而讓使用者參考選課的程式。

一段時間之後,他又開發出了另外一種程式,名為Face mash,讓學生可以在一堆照片當中選擇出外貌最佳的人。據祖克柏當時的室友表示:「他做這個只是因為好玩,他有幾本名為臉書(Face Books)的書,裡面放著學生的名字和照片。剛開始,他建立了一個網站,放上了兩張照片,可能是兩張男生照片或是兩張女生照片。讓瀏覽者可以選擇哪一張最『辣』,並且根據投票結果來進行排行。」

這個網路投票競賽進行了一週,但是在某個早晨,卻被校方關閉了,因為哈佛的伺服器被灌爆,因此不准學生進入這個網站。除此之外,更多學生反應,他們的照片在未經授權下被使用。祖克柏為此公開道歉,並且在校刊上公開表示:「這是個不適當的舉動」。

不過,祖克柏出自好玩的這個網站,後來不斷地被學生要求:要發展出一個既有照片也有資訊的校內網站。根據祖克柏室友的回憶,他說:「馬克聽到這個訊息之後非常高興,而且決定如果學校不做的話,他要做,他將會建一個比學校更棒的網站。」

我們能夠說,在激烈的競爭之下,能夠脫穎而出的人,往往都是那些善於看到機會,並主動創造機會的先驅者。

逆向思維能助你創造機會

如果你能突破常規思維,有意識地運用與一般思考方式或習慣背道而馳的逆向思考法,那麼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十九世紀中葉,美國人在加州發現了金礦,這個消息很快就吸引了許多人前來淘金。這些人餐風露宿,日夜趕路,恨不得馬上就飛到淘金地大撈一筆。

在這些淘金者當中,有個叫菲力普的年輕人,他才十七歲。他很快地就意識到在這裡,水必定跟黃金一樣貴重。但是大家都被閃爍的黃金迷住了,根本沒人想到缺水的事。於是,他下定決心,不再跟著淘金,而是要弄來水賣給這些淘金人,賺淘金人的買水錢。

賣水是很簡單的事,只要挖一條水溝,將河裡的水引到水池裡去,然後用細沙過濾,就能得到清涼可口的水了。他把這些水分裝在瓶子裡,運到淘金地上去賣給那些口乾舌燥的淘金人。那些人一看到水,就紛紛拿出自己的錢買菲力普的水解渴。

看到來賣水的菲力普,很多淘金人都覺得可笑:「這個傻小子,千里迢迢跑到這裡淘金,但是不跟著去挖金子,卻做這種小生意,真是沒出息!」

但事實很快證明菲力普並不是他們說的「傻小子」。在淘金熱過了之後,很多淘金人的熱情消失了,錢也用完了,血本無歸,兩手空空地離開了加州。但是回頭看,菲力普卻已經單靠賣水賺了六千美元。在當時,這些錢已足夠讓他算是個小富翁了。

能夠反其道而行,運用逆向思維來創造機會,有時反而收穫更大。




 ?不是哈佛人也能偷學的8個關鍵特質

商品網址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ml27898/products/0010570038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snug


 



塑身衣









魚鬆




丸文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rmaphill87 的頭像
    irmaphill87

    台灣痞客邦

    irmaphill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